3月22日,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科普系列活动,在河北地质大学主楼542会议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成功启动。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水利学会、河北地质大学主办,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热学院承办,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研究中心协办。河北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于开宁,学院党委书记李仁杰、副书记王伟,本次主题报告人代锋刚教授、王战博士,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了科普系列活动,副院长陈康主持。

主会场背景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中国水利学会以“护好大水、喝好小水”为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护水行为、喝水常识和饮水安全知识。中国自然资源报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邀请了九位院士、专家(包括我校校友武强院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郝爱兵院长等),共同探讨地下水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之道。《中国矿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我校校友、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计划首席科学家李文鹏,揭开地下水资源的神秘面纱。本次科普系列包括两种活动形式:一是“珍惜和爱护生命之源”科普报告,二是“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及防控”学术沙龙。
于开宁院长致辞。首先,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启表示祝贺,对参加科普系列活动师生表示欢迎。强调今年的“水日水周”格外亲切有意义,结合联合国、国家、中国水利学会等宣传主题,分析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学校学院的期待,学院拥有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一流本科专业”与今年“水日水周”的宣传主题密切相关,肩负着重要的主体责任与使命。最后,于院长分享了个人感悟:水,智慧之源,健康之本!水是智慧、道德、哲理和快乐的象征。人生若水。悟好水,护好水,喝好水;水悟人生,丰盈智慧,持久健康!提倡大家学习、感悟水,做一名有“悟水情怀”的水环人。

于开宁致辞
代锋刚教授作了题为《珍惜和爱护生命之源》的科普报告。从水之重要性、水危机、水安全、节水难、水答案等方面,详细介绍干旱缺水的形成原因、水资源污染的危害;系统阐释了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虚拟水等国家战略。呼吁大家珍惜粮食、光盘行动、拒绝浪费、节约用水、珍惜用水、从我做起,做绿水青山的保护者,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代锋刚作科普报告
青年教师王战博士主讲《地下水超采的危害与防治》的学术沙龙。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形势、地下水功能与效应、地下水超采危害、地下水超采防治等内容;以玛纳斯河流域、滹沱河流域为例,详细解释总量控制、污染防控、水源替代、回补回灌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青年教师付晓刚、闫佰忠,研究生张宇等,针对沙龙主题相关问题与王战博士进行了互动、交流,会场气氛热烈。

王战主讲学术沙龙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科普系列活动,为我校水资源环境学科专业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加强了与河北省水利学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响应,也将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管理”这一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提供学术支撑与政府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