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5暑期社会实践·雄安新区 | 城工学院开展“智慧基建 创新雄安”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   作者:   编辑:王文茜

城工“智慧基建创新雄安”社会实践视频

盛夏时节,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团委在学校“红耀双地”党建工程指引下,组建“智慧基建 创新雄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指导老师耿东阳、裴文思带队深入雄安新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团队聚焦智慧交通、绿色建材、城市规划、智慧工地等领域,通过实地考察、技术研讨与校企合作,探索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路径,以青春力量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团队出发前校门合影

智慧基建:解码未来城市的“科技密码”

在雄安交投公司荣乌高速智慧调度中心,实践团队见证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实时车流数据、气象信息与应急预案动态联动、AI算法精准预测拥堵节点并自动优化信号灯配时,为雄安“零碳交通”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在绿色建材智能建造基地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与低碳混凝土研发实验室、BIM模型实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等技术令队员们耳目一新。

城市规划:触摸“千年大计”的生态底色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服务中心规划馆,实践团队通过沙盘模型与全息投影,系统学习“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与“先植绿后建城”的生态理念;在雄安新区地下管廊监控中心,仿佛踏入了一座“城市生命线的智慧宫殿”,地下管廊内,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等管线整齐排列,智能巡检机器人穿梭其间,AI算法自动预警潜在风险。这种“一网统管”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管线“各自为政”、维护低效的弊端。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与城市规划的深度融合,以及“未来之城”建设背后的远见与匠心。

校企合作:共筑人才培育“创新生态”

调研期间,院长袁颖赴雄安看望慰问师生,并与雄安交投公司召开产学研合作座谈会,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科技赋能:工地变身“未来工厂”

雄安新区财富大厦,这座承载着雄安金融产业未来发展的地标性建筑,以“智慧建造”为核心,将机器人、数字化管理、绿色施工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施工全流程,彻底颠覆了师生们对传统工地的认知。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地大学子以脚步丈量雄安热土,以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师生在智慧工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