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全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将陆续推出“教师标兵”、“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最美教师”、“教师风采”等系列人物事迹展,集中展现我校教师坚守讲台、筑梦中国的新形象新风貌,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简介:李方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文与水资源教研室主任。
时光荏苒,李方红已在三尺讲台上为教育事业奋斗了13个年头;自始至终,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职责感,从备好每一堂课做起,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既要以“理”育人,更要以“德”服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来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她说:“感谢学校、领导、同事给我的肯定和信任,我只有戒骄戒躁、上下求索,毕竟教育事业其路茫茫,我的人生正值青年。”
专业上钻研,教学上创新,有辛劳也有收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为此,李方红除了在每次教学之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份讲义外,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听资深教师授课、与同龄人讨论、观看重点大学的视频课程、借鉴高等教育网络培训中心好的教学方法等多渠道提升授课技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任职以来她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水文水利计算》、《普通水文地质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为研究生主讲了《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
俗话说:上帝总会眷顾有心的人, 2012年,李方红在教学大练兵活动中获得校级“青年教学骨干”荣誉称号;2015-2016学年,她主讲的《水力学》课程在学校第一批教学改革示范课建设中获批;2016年、2017年,分别获得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参加人);在2014学年、2015学年、2016学年、2018学年,在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学质量考核中均为优秀。
争做学生人生的导师,收获感恩竭力前行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李方红时常想: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为此,日常她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尽量抽取时间了解、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情况,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伸出援手。
记得2014年,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王国强同学,在毕业答辩结束后被同学骗入传销组织获救后,原本性格开朗的小伙子心情压抑、精神低迷,做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李方红通过电话、QQ沟通交流,终于让他解开了疙瘩,放下思想包袱按时去上班了,前段时间学生还告诉“李老师,我结婚了”,简单的信息,分享着他的快乐和幸福!
2016-2017学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伍洋同学,通过课堂表现发现他平时很努力但成绩平平、个别科目还挂科,这么认真的的同学怎么会这样?通过与他沟通,李方红发现他学习状态和方法有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他学习步入正轨,并在20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研究生,在他踏上离校的火车时,给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但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从大二到现在您一直关心我,记得去年我挂科了,跟您谈了40多分钟话,那次谈话后,我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不再浮躁了,这对我当时考研复习有了很大的帮助.....”;过去的数年里,李方红已记不清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有多少条,但她清醒的认识到亦师亦友,作为老师真心的付出了,学生还是会懂的感恩的,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回报,更加激励李方红努力做好授课解惑工作,争取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良师益友。
用心管理促质量,齐心协力促成长
做为教研室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用心负责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协助院长完成学院的部分教学工作。将师德建设和教学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与教研室同事齐心协力搞专业建设。做为主要负责人,李方红完成了2017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同时负责黄壁庄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她相信只要用心工作,务求实效,齐心协力,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任重而道远,李方红只是千万教师中最普通的一员,他们将继续向前辈们、优秀的同事们学习,苦钻研、踏实地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写好“师德”,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