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获奖团队】在执着中收获,在沉默中爆发——访我校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团队

发布时间:2018-01-08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孙玉新、孟雨晴、闫昊煊、杨春发   编辑:王苏欣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河北地质大学从2002年开始参赛,竞赛成绩在全省高校成绩中处于前列,近五年的比赛成绩尤为突出。三年来获奖情况如下:2015年,我校参赛队伍16支,荣获全国二等奖3项;河北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6年,参赛队伍20支,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2017年, 参赛队20支,荣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6项。

康娜,博士、副教授,河北地质大学数理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康娜老师常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是数学建模竞赛主要负责人,连续多年负责竞赛的团队组建和培训工作。2017年,在第26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由康娜指导的20个参赛队,有8个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2项,河北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6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指导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康娜还荣获了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但在采访中,康娜老师谦虚地说:“真正的功臣还是学生自己,我们主要是负责赛前培训和选拔。”

团队竞赛赢在协作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好的团队是成功的关键。康娜老师谈到组建参赛团队时说:“选拔比赛队伍时最看重的是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热情。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个人工作的进度与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团队的成败。此外,具备良好的心态也尤为重要。如果有人停滞不前或半途而废,不但会耽误个人进度,还会给队友带来心理上的负面作用,潜移默化中给整个团队造成影响,所以责任心、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比赛比的不仅是智力的高低和知识的储备,比的还是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对于选拔的标准这一问题,康娜老师说到:“在前几年的选拔中,我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但后来我改变了标准,更加看重个人的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从历年建模竞赛评比看,有的获奖者成绩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可他们能够取得胜利,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更胜一筹。”

团队竞赛贵在坚持

要想获得建模比赛的胜利,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必不可少。竞赛的培训是在暑假期间,那段时间集中培训强度大,大量的建模知识学习都要在暑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完成。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队员们不仅要学习大量的建模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的技巧。暑期天气严热,队员们都面临着身体及精神的考验,期间难免会有人中途退出,团队新补进的队员面临的挑战就更为艰巨,老师和同学们加班加点是常事。采访中,康娜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的可贵,建模竞赛并不可怕,只要能坚持,取得成绩也是必然的!”

团队竞赛重在执着

整个比赛考验的是每个人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体力、默契、对时间的把握等各种因素,团队赛就像搭架子,比赛中每个人一点细微的错误都影响到整个团队。获奖队员说:“比赛的过程充满着对未知探索的恐惧感,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备赛、参赛期间,参赛队员们废寝忘食,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顾不及休息,全身心投入到赛程中。每当解题过程中遇到知识盲点时,他们要现学很多理论,查阅各种论文。他们常常针对一个问题,讨论出多种解题思路,逐一尝试地去寻找答案。“面对挑战,我们只能跨过一座座的高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当你迷茫的时候,就一直往前走,绝不后退,就会出现新的风景。经历一次次的犯错又一次次的修正,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获奖队员说。

有人说苦恼是带了面具的幸运之神。就像康娜老师说的那样: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错误的节点。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参加建模竞赛的这些同学们就是在沉默中尽情爆发,他们无声却有力量。就像所有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前人一样,忍受寂寞,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