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我们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新生。和往年一样,家长和新生们都提着大包小包来到学校,校园内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
新生入学,辛勤付出的不仅是志愿者和导员们,还有一些特别的人。他们要兼顾辅导员和志愿者的工作,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代班”。“代班”顾名思义就是代替导员对一个班级进行管理。他们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引路人,并且在接下来的半月到一月的时间里陪伴新生共同度过大学生活的过渡期。
工作:繁杂而又琐碎
今年不同于往年,学校里很多大一专业学院都设在北校区。所以,很多迎新工作都在北校区进行,早晨还泛有丝丝的凉意,到校的新生还不是很多。很幸运,我们采访到了一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三的学生。去年他就是一名“代班”,虽然今年他已经不做“代班”了,但还是抽出时间来帮助刚到校的大一的学生。他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代班”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不仅需要相关专业的学生背景,还更看重的是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当然成绩也是考核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标准。
因为今年老生和新生分散在不同的两个校区,所以“代班”们除了迎接活动和周末关怀外,其他时间是很少有机会和新生在一起的。他告诉我们说:“我不仅要安排迎新,更要保持24小时的高度警觉,因为何时都会有学生和家长打电话过来询问从火车站到学校怎么走?学校附近哪儿有餐馆?宿舍水卡,食堂饭卡怎么办理?学校作息时间是什么?生活用品去哪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他们其实还有一个别名,“小班”。因为他们就像一个小小的班主任一样,管理着新生们的方方面面,事无大小,更无轻重。
责任:更加重大
当我们提及他去年做“代班”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感觉责任挺重大的。”刚被选做“代班”时,除了感到欣喜,他更是感到那沉甸甸的责任感。而等到新生真正开始报到后,他才开始真正体会到做“代班”的不易和“代班”所代表的责任。
“代班”要管理的是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有多有少。但是新生们初来乍到,有很多不了解的,需要照顾他们的方方面面。他告诉记者说:“有个女孩刚来就丢了钱包和手机,大半夜的,我就要陪她去派出所报案、做笔录。她是初次出门,离家又远,看着她,我觉得真的挺心疼的。”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责任。
他还提到了关于新生宿舍和查宿的事情。他管理的新生住的宿舍分布比较广而且大多数都在比较高的楼层。所以查宿的时候他不得不兼顾高低楼层。他开玩笑的对我们说:“同学们都要查完宿了,我才查完一半的宿舍呀!”新生查宿舍这件事,即使不做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新生们负责。
心态:更加充满了正能量
“代班”不是新生们的保姆,仅仅安排好新生们的日常生活。“代班”就是一定意义上的老师,不仅要让新生们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里生活好,还要让新生们的思想健康的发展。更要将正能量传递给这些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们。
他说,“代班”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例如会更注重语言措辞。他选择多和新生们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多向他们传递一些正能量。而对于新生们询问关于学习的问题,他更是认真的回答他们,详细的告诉他们实际情况。正能量并不是通过嘴上传递,它需要你本身就充满了正能量,才能使他人信服。
在肩负一个班级的责任的同时,“代班”们自己也在成长。那些涉世未深满含憧憬的眼神看着你,就像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让人没有办法忽视。即使你再辛苦,再繁重,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一群人,一个月,亦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