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学校要闻

    至高科学表彰 河北高校荣光!河北地质大学季强教授赴香港出席2025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发布时间:2025-10-26   资料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文茜     

    2025年10月26日14时,2025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隆重举行。作为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周的压轴盛典,此次颁奖不仅是对卓越科学成就的至高表彰,更是对科学精神与未来愿景的深情致敬。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季强作为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出席颁奖典礼。

    在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评选中,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季强,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院士、周忠和院士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使“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具有百年历史的科学假说,发展成为被国际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

    鸟类起源问题自1868年由Thomas Huxley提出以来,长期处于争议之中。1990年代,季强和陈丕基(已故)分别报道了发现于中国辽西地区的世界上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开启了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的序幕。徐星院士和周忠和院士发现并研究了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他们通过系统发育分析、解剖学研究和功能推测,从形态和功能上建立了恐龙和鸟类之间的链接,为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一个演化支系提供了确切证据。

    季强教授的获奖,对河北地质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校长任家东教授曾表示,季强教授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作出的开创性、里程碑式贡献,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学界的难题,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更生动诠释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他进一步指出,这一成就将激励校内青年学者与学子以季强教授为榜样,坚守科研初心,敢于挑战权威,勇攀科学高峰。

    河北地质大学也借此获奖契机,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今年9月,学校与未来科学大奖组委会联合举办了以“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为主题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会,汇聚了国内知名专家,深入探讨古生物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动态,有效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青年的科研兴趣与探索精神。此外,季强教授亦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这不仅是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体现,也是河北地质大学科研水平与育人实力的重要印证。学校表示,将持续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生态,通过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前沿探索,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据了解,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于10月22日至26日在香港举行,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联合主办。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系列学术与科普活动轮番登场,包括科学峰会、亚洲青年科学家会议、科技论坛、“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及音乐会等。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香江,共探科研前沿,共享科学盛宴。季强教授参与了相关活动。

    未来科学大奖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于2016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截至2025年,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包括袁隆平、施一公等知名科学家。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