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4日,由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2020年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2020年国际地下水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发起)在北京召开。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于开宁、青年教师刘昭、代锋刚、闫佰忠一行参加会议。
21日至22日,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暨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地质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安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16家高校共计40余位院长、系主任和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万力致欢迎词,向本次学科建设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进校考察的过程和要点。河海大学教授周志芳传达了教育部教指委工作部署及关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中国地质学会处长、地质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长华丽娟介绍了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我校校友、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总工刘久荣报告了关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建议。与会专家就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工程认证、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同时,对通州区张家湾科学试验观测场进行了参观考察,包括地下水三维弥散试验场、地下水一孔多层监测系统、“一键采测”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以及地面沉降监测站等。
10月23日至24日,国际地下水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此次会议共设有10个议题,探讨和解决地下水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大国家需求,有4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安排口头报告60个,涵盖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和方向。
会议期间,我校教师与参加本次大会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及中国地质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开宁教授,应邀主持了国际地下水会议的学术报告;青年教师、地下水教研室主任刘昭就我校国家特色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经验和目前工程教育认证存在问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宣传了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提升了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国内外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校参会人员在会议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