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传承“仰山之高,慕水之善”的山水文化,发扬“博世界万物以达观”的办学理念,法政学院积极响应“仰山慕水”新生培育计划,12月24日下午,在综合楼506会议室成功举办学院第一届“山河”读书会活动。法政学院党委书记马沁芳,副院长秦玉娈、孙日华,副书记朱晓玲及2020级各专业班主任等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法政师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马沁芳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许与鼓励,她强调,读书会是对师生交流模式的高效创新,起到了增进师生交流的积极作用。同时围绕我校“班主任计划”开展活动,是对班主任工作内涵的丰富、延伸与升华。希望法政学子仰经典之山、大师之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秦玉娈说,读书可以提升地大学子的精神境界,增强学生们的文化底蕴,让大家越来越靠近自己的梦想。博览群书,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地追寻,追寻自己的价值所在,丰厚自己的知识底蕴,这是一种美的承担,它不在遥远的彼岸,就在我们的心中。孙日华说,读书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这种提升应当是多方面的综合提升,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思考、有收获,应积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希望同学们成为有宽泛视野和广博知识的群体、有山水情怀和远大追求的群体。朱晓玲指出,读书会为师生们展示自我、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了书籍作为心灵的支撑,法政学院的学子能够愈加明理笃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班主任代表张园发言,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多读书,多交流,以开拓新的视野,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刘天祥老师认为,读书贵在坚持,“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要将阅读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法学专业学生代表就《社会契约论》谈了观后感想,同学们在结合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思考,各有亮点。张梦圆同学深刻剖析了卢梭在书中讨论的焦点问题,对主权的形成及相关法律观点进行了分析。石语迪同学结合卢梭的个人经历就《社会契约论》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作了横向对比,针对相同社会结构的国家做了不同时期的纵向对比。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代表就《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谈了观后感想。同学们被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实地、吃苦肯干、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大学期间,应该练就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顺境中不浮躁,遇到挫折不消沉,乐观向上,勇往直前,塑造强大的内心;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用阅读感悟世界,用文字传递美好,你我读具匠心,世界书途同归。相信随着“山河”读书会的开展,读书将在每位法政人中扎根,在每届法政人中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