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4月份启动以来,全校青年学子以蓬勃热情响应号召,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青春集结百支团队凝聚实践力量
经组织评审,学校最终组建117支社会实践团队,其中校级团队31支、院级团队86支,汇聚130名教师参与指导、带队与评审,819名学子踊跃组队。实践团队将围绕政策理论宣讲、地质能源调研、乡村振兴助力、美丽河北建设、污染防治建言、民族团结实践等活动内容,在社会课堂中书写青春答卷。
为响应学校“红耀双地”党建品牌创建要求,17支团队将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走访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通过研习红色历史、讲述抗战故事、传承抗战精神,让青年一代在历史回溯中厚植家国情怀。
多维保障筑牢实践育人根基
5月6日至6月12日期间,校团委精心打造实践培训体系,邀请优秀研究生、本科生与教师组成讲师团,对实践团队进行培训。牛禄旺同学解析了“社会实践黄金选题策略”与“调研报告撰写方法”,张菁同学分享了“文献检索技巧与AI工具应用”,孟川洲同学详解“申报书规范填写指南”,张朝阳同学讲解了“社会实践调研方法与技巧”,王文月同学分享了“新闻稿件与实践总结写作要点”,苏逸周同学讲解了“实践团队报账流程与财务规范”。


校团委秦晋老师解读《河北地质大学社会实践安全预案》,从团队纪律、保险配置、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极端天气应对、突发事件处置七大维度强化风险防控教育,为实践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校团委同步启动物资与服务保障机制,为团队出具介绍信、《社会实践基地意向函》等材料,统一配备队服、队旗等物资,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统筹部署推进锚定育人实效新高度
6月20日,校团委组织召开社会实践工作会议,各学院团委书记与校级团队指导教师齐聚一堂。校团委对院级团队活动规范、实践基地建设流程、品牌项目孵化路径进行详细介绍,并强调三大工作方向:一是提升成果质量,打造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实践报告,争取获得相关部门采纳;二是落实“服务双地”理念,将实践成果与行业发展和地方需求深度结合;三是促进科创转化,倡导实践项目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延伸。
出征号角吹响青春步履丈量祖国大地
河北地质大学百支社会实践团队已整装待发,即将分赴全国各地,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以躬身力行的姿态诠释青春使命,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