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学院资讯

    2025暑期社会实践·河北省邯郸市武安贺进镇丨踏遍乡野传薪火,实践赋能助振兴——地球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发布时间:2025-08-06   资料来源:地球科学学院    编辑:王文茜     

    6月26日,地球科学学院“烽火记忆·薪火课堂”三下乡小分队抵达河北省邯郸市武安贺进镇,开展为期7天的抗战遗址研学与校园科普双线行动。该实践队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科普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同时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为贺进镇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建议。

    科普进校园 地质魅力润童心

    6月26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带来的30余件矿石标本刚一亮相,就吸引了贺进中心六年级学生们的目光。“大家看这块透明的方解石,它能把一根筷子变成‘两根’,这是因为它的折射率特别高。”实践队员沈宇馨手持标本,结合简单的光学实验讲解矿石特性,孩子们争相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孩子们在认真听讲

    课后合影

    为了让科普更接地气,队员们提前查阅贺进镇周边地质资料,筛选出与当地地貌相关的铁矿石、石英等标本,并设计了“矿石寻宝”小游戏——找出生活中的矿石,让孩子们通过观察颜色、硬度等特征寻找对应标本。孩子们纷纷感慨“以前只在山上见过石头,没想到里面藏着这么多学问。”贺进中心小学冀彦钊副校长全程观摩了活动,他表示:“孩子接触自然科学的机会较少,这样的科普课既能激发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也让他们了解到家乡的地质资源,很有意义。”

    重走红色足迹 探寻文旅融合路径

    6月28日至30日,实践队先后走访了贺进镇红色研学基地、贺进烈士陵园等场所。贺进镇地处太行山东麓,抗战时期是连接晋冀的重要通道,这里的每一处老宅院都可能藏着革命故事。

    贺进烈士陵园

    在贺进烈士陵园,队员们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围绕“红色教育如何年轻化”展开讨论。尹佳馨同学提出“开发沉浸式情景剧”、“设计红色研学任务卡”等建议。实践队还与贺进镇政府工作人员召开交流,达成在贺进镇抖音官号“山水贺进”共创视频的意向。

    街巷听民意 绘就发展新图景

    7月1日至2日,队员们分成3组,在贺进镇主街、农贸市场开展民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您觉得发展红色旅游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希望镇上增加哪些旅游设施?”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村民交流。

    贺进镇古建筑

    贺进镇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其特色产业发展的富矿,契合国家通过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规划方向。实践队调研当地红色旅游路线发展,探寻资源开发多样性,不仅传承红色基因,挖掘贺进镇红色文化内涵,还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与线路。

    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三下乡不仅是实践育人的过程,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的桥梁。我们会把调研成果进一步完善,为贺进镇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队员们表示,此次贺进镇之行,既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也体会到基层发展的需求,未来将继续跟踪项目进展,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