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前谋划与部署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0月21日上午,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召开了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会议。旨在凝聚共识、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为学院就业工作定基调、指方向。副校长李彦苍出席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孟佳主持会议,副院长史铁丑,院长助理、各教研室主任、毕业班辅导员及新入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各教研室主任立足专业特色,结合10月18日学校秋季双选会与用人单位交流情况,就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如何将专业教学与就业导向相结合依次进行了汇报。毕业班辅导员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流情况以及秋季双选会简历投递与面试情况进行了汇报。
孟佳就学院下一步就业工作开展进行了部署。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实习基地的战略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全体教师作为关键纽带,积极推动实习与就业的深度结合,着力提升实习转就业的转化率。二是前置职业规划。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第一课堂的专业渗透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拓展,拓宽学生行业“新视野”,引导低年级学生尽早接触行业前沿动态,明晰岗位能力需求,树立科学的职业观与择业观。三是引智入校。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走进校园,围绕学生关切的职场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与深度交流,为学生提供实战指导。四是精准对接。主动链接校友企业及长期合作单位,策划并组织专场招聘活动。通过提供精细化服务,为企业和学生搭建高效便捷的双选平台。
李彦苍听完汇报后,对学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就业工作必须“抓早、抓细、抓实”,并系统阐述了“重视、教育、精准、协同、创新、奖惩”十二字指导意见。他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将就业工作置于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深刻认识其战略意义。二要全程融入,科学引导。将就业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家长及教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成才观。三要精准施策,个性化服务。聚焦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四要多方协同,凝聚合力。深化家、校、企三方联动机制,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五要创新驱动,拓宽渠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市场开拓新模式,提升岗位供给质量。六要完善机制,压实责任。确保全员参与、责任到人,保障工作实效。

学院将持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全力保障2026届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