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法政学院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崇学尚思、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法政学院推出系列务实举措,创新分级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了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举措。同时,通过举办系列朋辈引领讲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学风根基,全面吹响学风建设“集结号”。
党员先行筑学风,笃学实干夯根基
十月初,学生党员代表牵头搭建交流平台,针对大一新生初入新校区,步入大学新阶段,围绕“筑牢学风根基、规划大学征程”核心,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学业对于专业成长、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新生们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学习,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参与实践,在大学阶段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榜样分享授良方,扬帆笃行向未来
十月下旬,举办“朋辈引领,扬帆起航”分享会,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宋家琛、樊一璠、退役士兵王晗三名同学分别就学习经验、科研创新、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樊一璠从“高效学习方法”切入,结合学科特点,强调“靶向发力、循序渐进”的学习逻辑,为同学们分享了有关课堂学习、课后复盘、考前冲刺的学习技巧;宋家琛则聚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协同发展,分享了他参与科研项目、投身社会调研的成长路径,结合自身参与的实践项目,讲解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学习成效。王晗分享了自己的学业轨迹与成长感悟,结合军旅生涯锤炼的坚毅品格,从职业方向定位、求职能力提升、职场心态塑造三个维度,为新生们解读了就业积累期的核心要点,鼓励大家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在学习中积累技能,在实践中打磨心态,以扎实的素养应对未来挑战。最后,辅导员张丽霞老师进行总结讲话,希望同学们以优秀榜样为标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加科研与社会实践,在学风建设中主动作为、奋勇争先,明确成长方向,不负韶华时光。
领航逐梦传薪火,笃学笃行向未来
十一月份,法政学院举办“笃学深耕,职引未来”讲座,由学院研究生赵永乐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围绕就业、考公、考研三大核心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针对就业,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建议同学们积累实践经验,在简历中突出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面试中的沟通逻辑与心态调整。针对考研规划,结合考研的报考趋势,从院校选择、复习方法等方面提供了具体建议。针对考公,结合备考经历,详细拆解了考公流程、岗位选择、备考计划等关键内容,考公需兼顾“政策解读”与“能力提升”,建议同学们密切关注招考公告,根据自身条件筛选岗位,同时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分阶段攻克行测、申论重点难点。
分享会最后,赵永乐强调“坚持与专注是成功的关键”,鼓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从容应对备考压力。大学阶段是规划人生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方向,既要“笃学深耕”夯实知识基础,也要“主动探索”积累实践经验,理性规划未来道路。

分级培养育人才,构建成长新生态
对于大一新生,法政学院注重于情感归属,着力破解适应与定位难题,夯实其成长根基。在生活方面,提供暖心帮扶,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消除融入障碍,让他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温暖。在学业规划上,进行精准引导,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兴趣,为新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成长方向。

针对大二学生,法政学院聚焦于突破赋能,致力于破解能力与学业平衡难题,助推学生实现能力的跃升。在科创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系统培育,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学院还注重党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等,将党建工作贯穿其中,强化思想引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向大三学生,法政学院着眼于引领提质,着力破解统筹与价值难题,助力学生实现价值的升华。注重社会价值的融合引导,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同时,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和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树立可学可比的标杆,激励更多的学生追求卓越,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

针对大四学生,法政学院着重助力启航,破解就业与转型难题。在就业指导方面,学院搭建就业平台,与企业合作拓宽渠道,推送招聘信息。开展求职技能培训,涵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提供个性化指导。心理调适上,通过讲座和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状态,助其应对压力、调整心态,培养坚韧品质。

法政学院坚持党建领航,采取分级培养的模式,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学风建设体系。以质量文化为内核,针对不同年级需求精准施策,形成了从思想根基到实践能力的全链条培养机制。将朋辈引领系列讲座作为重要载体,将学风要求转化为可触达的成长路径,实现了“传帮带”的良性循环。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育人”模式,助力法政学子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时代新人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