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学院资讯

    2025暑期社会实践·邢台隆尧县丨声入乡村 语润青苗:管理学院鸣言论彧团队隆尧推普实践深耕十日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07-17   资料来源:管理学院    作者:付一安   编辑:王文茜     

    6月29日至7月8日,管理学院鸣言论彧团队深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清代韵学巨著《五方元音》作者樊腾凤故里,开展为期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紧扣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团队以《声入乡村:多维联动视角下乡村青少年普通话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探索》为课题,足迹遍布县团委、图书馆、学校、非遗传承地及龙头企业,着力探索普通话素养提升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思政教育融合新路径。

    聚智于团,育苗于新:协同共育涵养青语未来

    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刘媛和赵凌云带领下走进共青团隆尧县委,座谈会上,团县委副书记闫然介绍了隆尧县在提升青少年普通话素养方面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最后双方明确未来将共同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青少年普通话素养培育体系。

    谋策于馆,润泽于乡:以文化人播撒语言火种

    团队成员深入隆尧县图书馆,随流动图书车下乡送书,以“一对一纠音”“方言转译”贴心服务,助力村民跨越语言交流屏障;在学雷锋志愿活动中,通过陪老人读报、辅导孩子功课,将普通话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精心策划朗诵会、故事接龙等阅读推广活动,让村民直观感受普通话的表达魅力。系列行动广受好评,图书馆特赠锦旗致谢。

    问道于校,授法于堂:深耕教坛点亮童蒙心灯

    深耕教育主阵地,普通话素养培育进课堂,团队先后到访两所中学,分别是尧山中学与隆尧一中。在两所学校里,团队成员与校领导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大学生支教团定期驻校辅导”“普通话学习资料包捐赠”等活动形式。还在隆尧一中举行了庄重的校级“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这一授牌是管理学院将“红耀双地”党建品牌在服务地方实践中的生动延伸。在校期间,队员们深入课堂,运用精心设计的PPT宣讲、情景对话互动,用普通话讲家乡故事,以生动趣味的方式开展推普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承艺于古,译韵于今:非遗融通焕活时代新声

    团队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招子鼓传承人齐增国,细致记录口述的鼓乐解说词,整理编纂成通俗易懂的“普通话版招子鼓文化手册”,作为文化传承的创意转译和推普的现实案例,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双向赋能。团队在滏阳中学观看学生们的招子鼓表演,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绝非尘封的标本,而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文化长河,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基因与生存智慧,推动其传承,正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问道于企,拓思于新:产教融合洞见振兴脉动

    在中国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今麦郎集团隆尧总部,从高效智能的饮品、方便面生产线,到展现奋斗历程的企业印象馆,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工业4.0技术在食品制造业的深度应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人力资源中心刘跃杰总监还介绍了目前今麦郎在职的我校十二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充分肯定,双方就未来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

    寻根于史,铸魂于红:精神洗礼淬炼报国初心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七一”建党节,团队专程赴隆尧县博物馆参观红色隆尧专题展。通过深入了解隆尧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事迹和先辈的奋斗精神,成员们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深刻感悟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这场精神的洗礼,正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誓言在历史深处激荡的回响,将服务乡村、矢志报国的信念熔铸得无比坚定。

    管理学院鸣言论彧团队的隆尧十日行,以“多维联动”模式为特色,将普通话素养培育的课堂延伸至乡村基层、校园内外、非遗现场、企业车间与红色教育基地。此行中,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探索了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青年成长的有效路径,为当地青少年普通话素养培育注入了新活力,也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胸怀家国、扎根基层、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