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华)“以前总觉得地质实习就是背着地质锤‘找石头’,如今才真正明白,我们是在为国家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探路’。”河北地质大学2024级学生菅起正道出了该校今年上千名参与思政实践学子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河北地质大学依托秦皇岛市海港区石门寨镇英武山地质研学基地,构建起以“大学生社会担当+美丽乡村建设+地质认识实习”为主线的“山海金石”实习思政育人体系,推动育人目标落地见效。
一组地质路线,熔铸家国情怀于科学探索。在北戴河海滨、亮甲山等实习路线,学生们在专业训练中同步参与净滩环保等公益行动,结合现场教学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仔细感悟李四光“科学救国”的崇高理想,使“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精神在实践中薪火相传。
一场主题讲座,基层智慧浸润青年心灵。邀请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庚等担任“思政导师”,以“初心·担当·传承”为主题,用鲜活朴实的基层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内在统一。
一组助农劳动,乡土实践锤炼责任担当。学子们深入英武山村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参与帮厨、除草、清理河道等劳动,在与村民的交流中真切感知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吃苦耐劳的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在身体力行中悄然扎根。
一场红色教育,历史回响激荡时代使命。师生走进花厂峪抗日纪念馆与烈士陵园,在缅怀英烈中接受精神洗礼,实现从“历史记忆”到“现实行动”再到“未来使命”的育人闭环。
一堂思政研讨,实践感悟升华为价值认同。实习尾声的“地质与家国”主题研讨会上,学生们结合实习纪录短片展开热烈讨论——从岩层分布谈到资源保障,从土壤检测论及耕地保护,思辨之间,实践体验已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
该校党委书记和志强介绍,实践结束后,学生们的专业主动性、行业认同感与报国信念明显增强,申请参与西部勘探、乡村地质服务等基层项目的热情持续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