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检索结果页

    【纵览新闻客户端】河北地质大学举办第二届“水悟人生 梦想未来”系列主题活动
    纵览客户端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卢伟丽 通讯员张耀东)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3月26日,河北地质大学举办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第二届“水悟人生 梦想未来”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以法之名,护河安澜”,活动由河北省水利学会、河北省智慧城市联合会、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共同主办。河北省水科院水资源水环境
    发表时间:2023-03-28

    【河北日报客户端】河北地质大学举办“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系列主题活动
    图为水科普竞赛现场。河北日报通讯员张耀东供图 河北日报讯(通讯员张耀东记者崔丛丛)3月26日,河北地质大学举办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第二届“水悟人生 梦想未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以法之名,护河安澜”。 活动现场为若水学社揭牌、授牌。河北省水科院水资源水环境与河长制研究所所长马素英老师为到场师生作了题为《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普报告。下午,举办了趣味水
    发表时间:2023-03-28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河北地质大学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原文链接: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_html/0/0rmhlm/zjgr/sjzjzz/nhsjz/11093105.shtml?share=true
    发表时间:2023-04-22

    【央视网】庞其清:小化石里的大研究
    2019年12月19日,庞其清向记者介绍自己收藏的化石标本。 记者 张 昊摄 介形虫的电镜扫描照片。 记者 周聪聪摄 庞其清发现的不寻常华北龙的骨架1∶1定制模型。 通讯员 张 欣摄 □记者 周聪聪 赵泽众 介形虫,一种生于各种水域的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微小生物,从5.4亿年前一直繁衍至今。它虽分布广泛,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十分陌生的。 然而,在河北地质大学81岁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庞其清教授眼中,这些
    发表时间:2023-03-10

    【河北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石家庄正太饭店南侧围挡拆除 百年老建筑再露真容
    10月25日凌晨,石家庄正太饭店南侧的围挡悄悄拆除,露出了正太广场的部分真容。石家庄中央商务区项目研发部建筑设计主管冯韵石告诉记者,目前,正太饭店和售票厅的外立面修缮全部完成,正太广场草皮和地面铺装全部完成,正太饭店正在逐渐恢复成历史的样子。 正太饭店初建完成于1907年,到1964年为止,中间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加建。正太饭店整体建筑初建时由青砖为主,红砖点缀,后期加建主要为青砖。 正太饭店
    发表时间:2022-10-27

    【光明网】长城专家董耀会人物传记《长城之子董耀会》新书出版
    详尽记录我国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先生倾四十年心血保护和研究长城之人生历程的人物传记《长城之子董耀会》一书,近日由燕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董耀会现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董耀会与两位朋友从山海关出发,历时508天到达嘉峪关,完成了对明长城的首次徒步
    发表时间:2023-02-23

    【中国青年网】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年会暨太行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中国青年网石家庄3月20日电3月19日上午,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年会暨太行论坛在河北地质大学春秋讲堂召开。会议由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科协智库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主办;河北地质大学区域制度研究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太行学社、河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河北地质大学经济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北欧研究中心承办
    发表时间:2023-03-20

    【河北日报】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年会暨太行论坛召开
    3月19日,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年会暨太行论坛在河北地质大学春秋讲堂召开。河北日报通讯员张欣摄 河北日报讯(记者崔丛丛通讯员张耀东)3月19日,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年会暨太行论坛在河北地质大学春秋讲堂召开。会议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 河北省区域科学学会是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指导下,由河北地质大学联合省内有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发起设立的从事区域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及咨询服务
    发表时间:2023-03-20

    【河北省新型智库】人民日报新闻网和凤凰网报道我校参与智库两次论坛
    第十一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暨“新发展格局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于10月29日成功举办了以“新发展格局及其相关问题”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暨“新发展格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河北地质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赵淑芹教授作了题为“河北省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体系构建”的报告,赵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
    发表时间:2022-11-02

    河地大校友登上央视《天下财经》!
    3月1日,央视《天下财经》节目播出了《渤海油田五年累计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视频专题报道其中,我校校友徐长贵接受采访。 中国海油3月1日宣布,在渤海南部发现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亿吨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 ,可开采原油超2000万吨,提炼成汽油后可供10000辆小汽车正常行驶30年,同时可开采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能够满足天津市常住人口使用近15年
    发表时间:2023-03-10

    【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管理的特殊“管家”——记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发表时间:2023-01-04

    【中国矿业报】敬畏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基础(苗泽华)
    发表时间:2022-12-13

    【河北日报】理论视界丨紧抓后奥运机遇 发展壮大冰雪旅游产业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创新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就要围绕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实践中的堵点痛点,持续完善组织实施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追踪服务机制和培训宣传机制
    发表时间:2022-10-13

    【河北日报】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曹静杰:在坚持中享受科研的乐趣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也是石油勘探的一种主流方法,它就像是给地球做CT扫描。我的研究是不断优化地震勘探技术,让石油勘探成本更低、技术更优。”面对记者的采访,曹静杰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他的研究工作。 1982年出生的曹静杰是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最近刚刚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曹静杰从事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其实有一些偶然。“我大学学习的是数学
    发表时间:2022-10-21

    【宣化区融媒体中心—美丽宣化公众号】宣化人欢迎凌子回家!跟着凌子的脚步走起…
    编者按:8月13日,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毕业30多年的王桂林(笔名凌子),穿着印有“跟着凌子回母校”的T恤,全程4000公里,从云南楚雄出发一路向北,他要再次回到河北宣化,重温那年的路,重温那年的校园,重拾青葱岁月美好的记忆,他要去抚摸城墙上的风霜,去看看那个充满梦想的校园。“八千里路云和月”,徒步回母校的壮举令人钦佩,朴素的母校情怀令人感动,作为宣化人,我们真诚的欢迎凌子回家
    发表时间:2022-09-07

    共有 7,5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507 页   当前第 235 页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