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语言文化学院在图书馆501-1举办了题为“使者、文字与相遇:从中法交流史探寻法语专业区域国别研究之路”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副院长陈元博博士主讲,语言文化学院法语专业师生聆听讲座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陈元博,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法国里昂三大跨文化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副院长。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其他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此外,还参加了中央编译局第十二期翻译专班,组织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外事接待、外事翻译活动。

讲座开始,陈元博首先回顾了自己作为我校法语专业第一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深情地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和感谢。随后,他通过列举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事例导入了讲座的主题,并运用大量中法文一手资料,围绕中法、中欧交流史,从先驱者的视野:马可·波罗与异域建构;深根者的对话:利玛窦与文化适应;世界性关联:早期中法接触的多边格局;博弈者的书写:入华法国人的中国叙述;主动的言说者:赴法中国人与法国社会等五个方面探寻文化区域国别研究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文化适应、双向阐释等模式解读了中法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中心论、文化误读等现象,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从个体记忆到群体记忆,再到民族记忆的生成过程,启发法语专业学生培养“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树立“双向阐释”的文化自信,鼓励学生们成为未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使者。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陈元博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知晓了法国是全球汉学研究的中心,对学习法语有了更多自豪感,而且了解到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文化区域国别研究的价值,为接下来的法语学习、研究和就业增加了信心。此次讲座不仅为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推动学院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