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学院资讯

    2025暑期社会实践·蔚县丨经济学院“羚羊探索者”队深入蔚县调研 助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9   资料来源:经济学院    编辑:王文茜     

    为深度挖掘河北省非遗文化富矿,探寻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7月3日,经济学院“羚羊探索者”团队,手持记录本、肩挎相机,踏上了河北乡村的非遗探索之旅。此次,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张家口蔚县,以脚步丈量非遗温度,以行动助力文化传承。

    调研实拍图

    蔚县,素有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等美誉,文化底蕴深厚绵长。这里地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交汇的 “中华文明三岔口”,集农耕、游牧、军事等多元文化精华于一身。全县1610余处文物遗存点星罗棋布,其中22处为国保单位、23处为省保单位,堪称 “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更享有 “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 的盛誉。而蔚县剪纸作为全国唯一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艺术,不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遗名录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蔚县乃至中国的闪亮文化名片,非遗资源得天独厚。

    抵达蔚县后,团队迅速投入调研工作。首站,团队来到“剪纸一条街”,实地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街内众多剪纸工作室鳞次栉比,队员们沉浸式体验剪纸制作工艺,从画稿设计的精巧构思,到雕镂刻制的细腻手法,再到色彩点染的绚丽呈现,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技艺的非凡魅力。

    期间,队员们走进了张玉斌的工作室。古朴的案几上,剪刀、刻刀有序摆放,墙壁上既有传统吉祥纹样的剪纸,也有融入现代审美元素的新作。团队与剪纸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张玉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剪纸艺术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每一个想法碰撞的瞬间,都被队员们仔细捕捉,化作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灵感火种,也让这场交流,成为古老剪纸艺术拥抱新时代旅游的生动注脚。

    随后,团队深入暖泉镇,对古镇文化传承现状展开考察。暖泉镇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还荣获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称号,古城堡、古戏楼、古寺庙、古民居错落有致,民间社火等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在暖泉镇,团队与村委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全面了解当地非遗文旅发展情况,发现蔚县有着良好的政策保障基础,但存在着非遗文化与市场链接不紧密等问题。

    与村委会负责人合影

    除聚焦非遗项目,团队还对蔚县旅游资源与市场进行了系统调研。走访蔚州古城、空中草原、飞狐峪等知名景区,深入分析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游客和居民对当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团队积累了厚厚一沓调研数据与一手素材。这些信息像拼图一样,逐渐拼凑出蔚县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现状图谱,为后续制定既贴合市场需求、又彰显地方特色的发展策略,打下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同时,团队借助现代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发布推文等形式,将蔚县非遗文化与旅游资源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众多网友对蔚县非遗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期待实地体验。同时平台不定时更新河北省非遗文化推送,这些宣传内容在社交平台引发热烈反响。

    推文发布截图

    此次蔚县调研活动,为当地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非遗游冀” 团队将持续深入调研,计划不久前往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展开调研,积极探索,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调研不仅是对河北非遗文旅发展的全面诊断,更是一次将学术研究转化为产业动能的创新实践。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项目落地效果,助力河北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为全国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贡献“河北经验”。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查号)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