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 学院资讯

    地球科学学院师生参加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5-09-22   资料来源:地球科学学院    编辑:王文茜     

    9月20日至22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年会以“科技创新赋能找矿新突破,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资源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推动构建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云南省副省长郭大进、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Hassina Mouri(视频连线)、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包括我校杰出校友毛景文院士、侯增谦院士在内的十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地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500名代表参会。我校地球科学学院15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我校与会师生合影

    年会设1个主会场和49个专题分会场,涵盖找矿理论创新、绿色勘查技术、人工智能地学应用、地质碳汇、深部探测、基础地质等多个前沿方向。

    我校教师在多个专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英杰教授担任第39专题“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召集人并主持研讨,其在第40专题“火成岩与成矿: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所作的特邀报告《内蒙古中部蛇绿岩特征及铬铁矿成矿规律探讨》报告引发与会专家同仁广泛关注。杨振宁、许立青、董培培三位教师也分别就扬子北缘侵入岩成因、高纯石英成矿类型、古亚洲洋洋内俯冲机制等议题进行专题报告。

    研究生学术交流同样成果丰硕。邱晶、鲍喆在第5专题汇报了山东地区金及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成果;王盛鑫在第7专题介绍了西昆仑大红柳滩锂矿田构造与找矿信息提取进展;在第39专题中,宋珈璐、邢天娇、康鹏分别围绕斑岩钼矿成矿过程、火山—侵入岩成因及壳幔作用等作了报告;朱伊冰、郭子桤、温雨菁三位同学在第44专题中展示了冀南、太行山等地区火成岩成因矿物学与矿床成因研究。经大会评选,我校研究生温雨菁、邱晶、邢天娇、郭子桤、朱伊冰、鲍喆、康鹏获“优秀论文摘要奖”,宋珈璐获评“分会场优秀报告”,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学术风采。

    通过本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我校师生进一步拓展了学术视野,增强了与国内同行的合作机会,提升了学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我校部分研究生获奖合影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