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山海榜样

    【智汇双地 党外同行】无党派人士李英杰——以大地为卷,书写地质教育与科研的时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12   资料来源:党委统战部    编辑:王文茜     

    在内蒙古的戈壁滩上,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在河北的田野沟壑里,总能看到一个坚毅的身影 —— 她背着地质包,手持地质锤,弯腰观察岩石露头,认真记录地质数据。她就是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河北省 “双一流” 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地质学学科负责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李英杰教授。从事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来,这位新时代女性科技工作者,以对地质事业的满腔热爱,在野外一线与实验室、讲台与科研项目间步履不停,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地质人的使命与担当。

    以脚步丈量山河,用坚守践行地质使命

    地质工作 “三分室内,七分野外”,艰苦程度不言而喻,对女性科研人员更是极大的挑战。但李英杰教授从未因性别而退缩,反而将野外视为最好的 “课堂” 与 “实验室”。自投身地质事业起,她的足迹遍布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多个省份,常年奔波在基础地质调查与科研工作的最前线。

    作为一对双胞胎儿子的母亲,在孩子仅周岁时,她便毅然放下牵挂,奔赴野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地质工作不能等,每一次野外调查都可能有新的发现,每一份数据都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准确性。” 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野外工作中屡创佳绩。截至目前,她先后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 3 项,其中 5 个地质图幅获评 “优秀图幅”,2 项成果鉴定为 “国内领先”。她在野外新发现的地质成果,被中国地质调查局选为中国华北区地质调查典型成果,吸引全国百余名区域地质调查专家现场观摩学习,其技术方法与研究思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聚焦国际前沿,以突破填补领域空白

    在科研道路上,李英杰教授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课题,尤其在板块构造初始俯冲研究领域深耕不辍。她带领团队通过系统性的野外识别与室内精细化研究,首次发现并命名 “迪彦庙蛇绿岩”,打破了传统认知中蛇绿岩 “残缺不全” 的局限 —— 创新性地从蛇绿岩和前弧玄武岩系完整岩石组合序列的角度,完成了系统的野外识别、追索与填绘,成功填补了古亚洲洋前弧玄武岩野外识别的国际空白。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获得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更推动她在该领域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她已在国际著名刊物《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EPSL)、《Gondwana Research》(GR)等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 6 部,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古造山带洋内初始俯冲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

    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李英杰教授先后收获了诸多荣誉,如“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资格的女性;河北省 “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等;此外,她还担任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地质学会理事,同时兼任《地质力学学报》副主编等多个学术职务,在推动地质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初心培育栋梁,用行动传承地质精神

    “作为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地质人。” 这是李英杰教授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她创新构建 “双融合・三协同” 育人体系,将专业教育与思想引导、实践训练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协同育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地质技能,更树立起热爱祖国、服务行业的理想信念。

    她常年带领学生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白天与学生一同跋山涉水采集标本、记录数据,夜晚则围坐在帐篷或临时住所里,与学生研讨地质问题、分享野外发现的乐趣。她严谨治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如同无声的教材,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斩获一等奖,众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地质勘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将地质精神薪火相传。

    服务战略需求,以担当助力资源安全

    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李英杰教授始终牢记服务国家能源资源战略的使命。她担任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以及蛇绿岩带成矿理论与找矿突破创新基地主任,带领团队在关键矿产勘查、成矿理论创新等领域攻坚克难,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针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矿产资源勘探中的技术难题,她带领团队整合多学科技术方法,创新成矿理论,优化勘查技术路线,为矿产资源的精准勘探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其团队研发的技术方法,在提升矿产资源勘探效率、保障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地质勘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如今,李英杰教授依然保持着对地质事业的热忱,以大地为卷,以实践为笔,继续书写着地质教育者与科研工作者的精彩华章。“未来,我会继续带领团队攀登科学高峰,培养更多优秀的地质人才,为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科发展和我国地质勘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庄严承诺,也为新时代女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鲜明的奋斗标杆。

    李英杰向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专家介绍迪彦庙蛇绿岩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野外调查

    指导学生野外路线调查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