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大 邮箱 English
    山海榜样

    【智汇双地 党外同行】九三社员孟庆鑫——深耕地勘十三载,科技赋能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26   资料来源:党委统战部    编辑:王文茜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电脑屏幕上,九三学社社员孟庆鑫教授早已端坐桌前,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专注地进行算法推导与代码调试。试验数据验证、实测处理分析、系统评估技术可行性……这些复杂繁琐的工作,在他十三年的科研生涯中,早已内化为一种职业本能。在教书育人之外,孟庆鑫始终坚守“把创新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的初心,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用坚守与创新书写着属于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创新地勘:突破传统,在深耕中觅新机

    “仪器设备越普通、原有方法普及度越高、应用领域疑点难题越多,我们的研究才更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这是孟庆鑫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所专注的正是以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对成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系统性挖潜升级,即便这条路难度倍增,他也从未退缩。时间回溯至 2009 年,孟庆鑫开启了地-井瞬变电磁法响应机理的研究。凭借时域差分法这一核心技术,他耗时八年构建起更合理的多分量解释模型,为该领域研究奠定重要基础。2017年,他将研究重心转向谱激电法,创新性引入新型正演模型与多元统计方法,成功重构观测数据处理技术与解释准则,让这项传统技术焕发出新活力。2023年至今,他又攻克难关,实现了基于全谱数据的自然伽马射线观测与处理解释技术。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Geophysics》等国际主流地球物理期刊,并凭借在复杂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用实力证明了科研创新的实践价值。

    服务地方:科技落地,为控污探矿辟通途

    “科研不能只停留在论文里,要走到田间地头、矿山一线,真正为地方发展办实事。” 孟庆鑫始终践行这一理念,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之花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土壤中结出硕果。 2024年,在与河北省国土勘查中心的紧密合作中,孟庆鑫团队研发的“全能谱自然伽马勘查技术”成功投入实战。该技术主要用于农田污染快速圈定、场地污染实时识别与分类等环境调查任务,显著提升了探测效率和数据解释可靠性,同时大幅降低了作业成本,实现了高效费比。2025年,孟庆鑫再挑重担,聚焦河北省省内某型矿产勘查。该型矿因具有“异常微弱、分布分散、成因多样”的复杂特征,让传统勘查方法面临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孟教授团队系统整合包括自主研发技术在内的多种先进方法,构建多尺度地球物理探测体系,并发展立体化异常信息提取技术。这一应用不仅技术难度极高,更对增强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望未来:初心不改,续写科技赋能新答卷

    谈及未来,孟庆鑫眼神坚定:“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还有很多难题待解,服务地方发展的道路也没有终点。”他表示,将带领团队继续聚焦地勘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在资源勘探、生态环保等领域持续发力,以更优质的科研成果在服务“双地”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科技创新赋能地方发展的精彩篇章。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道601号

    邮编:052161

    电话:0311-87208114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49号